新能源汽车 - 产业百科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生活必需品,但与此同时,燃油汽车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定义及分类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种类有很多,按照驱动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是由两个以上的驱动系统联合组成,其行驶功率比较大;纯电动汽车是由单一的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以此驱动电动机的运转,确保汽车的正常行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则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都不同,其产生的电能是通过氧气和氢气相互作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驱动汽车行驶。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二、行业政策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新能源汽车政策。2023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印发《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提出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标准体系发展和车型变化情况制定。与此同时,地方也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2023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要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资源加快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示范区、集聚区。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着力探索一条摆脱燃油汽车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世界汽车大国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到“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并建成电动汽车研发平台48个,目录公告了各类新能源汽车共350余款。到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2020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92万辆,接近当初500万辆规划目标。在“双碳”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性增长,销量分别达到352.1万辆、688.7万辆,渗透率达到13.4%、25.6%,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普及期。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达到79.9%,其中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新型自主品牌蔚来、理想、小鹏2022年交付均突破10万辆大关,自主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整车到零部件、从设计到生产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设计方面,整车设计包括整车外观、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电控系统、安全系统等部件设计和整体匹配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团队规模和相关实验设备等提出很高要求;生产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精密度很高的产品,对加工工艺、加工精度等要求很高,这不仅需要高精度的设备,更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生产工人。而且,随着世界各国对排放、安全、能耗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规模壁垒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初期需要巨额的研发费用和建设费用,且经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管理、营销费用以及采购成本。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充满挑战的市场,规模效应较为明显,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实现规模经济和成本控制,否则将难以获得盈利。

3、品牌壁垒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品牌知名度和口碑对消费者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安全性、性能、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而品牌作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认知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力元器件等。以动力电池为例,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1.6%至387. 7GWh,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长有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产业链中游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链下游为新能源汽车服务,包括充换电服务(充电桩、换电站、电池回收)和后市场服务(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租赁、维修保养、汽车用品、二手车交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全新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企业所经营的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打造出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庞大技术研发团队和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目前,企业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等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加速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来看,2023年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4.52万辆和302.44万辆,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2.24%和62.3%。

2020-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

(2)特斯拉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主要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作为全球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特斯拉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领先的技术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变革。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首先是特斯拉造车成本低,车身方面采用大面积一体化压铸成型,自建工厂实现零部件国产化;其次是特斯拉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垂直整合,不仅是汽车制造商,还涉及电池生产等领域;最后是特斯拉采用的是直销模式,不仅不会产生大量的存货,而且能够提高日常经营的效率。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来看,2023年特拉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5万辆和181万辆,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35%和38%。

2020-2023年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

六、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生活必需品,但与此同时,燃油汽车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2015-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及居民收入增长

2023年以来,在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至126.06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向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逐渐从解决衣食问题向改善生活质量和生活便利性等问题转变,这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2)利好政策频出

近年来,国家加快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减免购置税、建设充电设施等,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普及和推广。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助于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与此同时,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新兴市场增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拓展提供机遇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较快。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经处于相对先进的地位,为出口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当地新能源汽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这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一定的机遇。通过加强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并积极推广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2、不利因素

(1)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成本较高

与传统汽车的构造不同,新能源汽车采用了更多的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因此对于维修人员的技能和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很多零部件都是电子元件或者高精度机械部件,损坏后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修复,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此外,新能源汽车的保养周期相对较短,需要频繁进行保养和检查,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这也增加了维护成本。

(2)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完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不便的问题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推广。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中,充电桩占总数量的比例还远未达到“一车一桩”的要求,充电桩缺口依然很大。此外,部分充电桩制造商为降低成本而舍弃产品性能,导致充电桩缺乏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可靠性差,充电保护行为不够充分,在充电时出现爆炸等事件的发生,为新能源汽车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3)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和续航能力不足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受限制较多,主要表现为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不稳定等。传统的燃油车加油仅需3-5分钟,而新能源车则需8-10个小时。此外,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锂电池,而锂电池易受温度和环境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超过35摄氏度或者低于零下7摄氏度时,电池活性将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和续航能力存在下降的情况。

八、竞争格局

整体来看,依托持续培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或将持续提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主流车企均已发布电动化方面的长期规划,并明确把中国作为电动化潜在的最大市场,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两旺,从我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品牌销售情况来看,多家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呈正增长,其中比亚迪、广汽埃安、理想位居销量榜前三,销量分别为302.44万辆、48万辆和37.6万辆。

2023年新能源汽车厂商/品牌业务概括及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

九、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不断提升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不断改善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逐渐增加,进而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两大发展核心因素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其中,智能驾驶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以此实现对道路和周边车辆、行人的感知和识别,从而做出适当的反应。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技术也将愈发成熟,更多新能源车企也将升级智能化的扩展,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未来可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声明:如果您在下载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邮件yblook@foxmail.com或客服微信yblook_com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并作平台维护、下架、删除等处理。 数研咨询 书云 流芳阁
研报之家 » 新能源汽车 - 产业百科